她的哭喊声又细又长,整个院子里的人估计都听到了。
陈诗嘉在屋里也听到了杨氏的声音,看到三哥蠢蠢欲动要跑出去了,连忙把他按住,不准动。父亲的风流事闹到家里来了,他们小孩子出面,反而会令娘亲尴尬。估计两个哥哥也是这么想的,都没有出门查看,只等着娘亲出面处理。
莫氏在正屋里既不出去,也不回答,整个院子静悄悄,只有杨氏的哭求声。说她们母女的可怜,陈俊生的善良,可是没有一个人应声。
陈俊生心生不忍,不想看着杨氏和小琴跪在冰雪地上,尤其是小琴才刚病愈,把杨氏母女带到了正屋,大不了再挨顿揍。
屋里,莫氏只静静看着陈俊生他们进来,既不出声反对,也没出言喝骂,跟陈俊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只是这副平静的样子反倒让他拿不准了。
陈俊生硬着头皮求情,“娇娘,杨氏和小琴实在太可怜了,你就让她们留在咱们家吧,她们的性子都很好的,你接触了肯定会喜欢的。”
莫氏脸色不变,冷声道:“你要接她们进门,可以。”陈俊生以为妻子转变主意了,脸色一喜,刚要说话,莫氏却话锋一转,“先一刀把我捅死,然后你就可以和杨氏过日子。”她比划了一下身边的桌子。
陈俊生这才注意到莫氏旁边的桌子上摆着一把劈柴刀,心中大骇,本以为莫氏就是反对最多也就再打他一顿,没想到竟然以死相逼。
这根本没得选,他不可能让莫氏去死的。
杨氏也不曾想莫氏这么烈性,宁死也不肯让她入门,她知道陈俊生虽然对自己有几分好感,却决比不上与结发妻子的十多年感情。陈俊生耳朵软,心更软,眼下靠他再来劝说已是不可能的了,只能自己想办法。
杨氏移步到莫氏跟前,不再下跪恳求,只亭亭袅袅向莫氏一福,轻声细语地解释:“夫人误会恩人和我了,杨柳自知乃是福薄之人,不敢再妄想良人。只是世道艰难,我一个弱女子,又带着一个女儿,生存实在不易,此前遭难,得恩人相救,心中感激不尽。如今只恳求在陈府得一庇身之所,能够好好把女儿养大就是万幸了。”
好一个以退为进,莫氏心想,若是真的只求庇护,之前又何必惺惺作态,挑拨我们夫妻感情。若我同意你进家门,你再和陈俊生生米煮成熟饭,我还能再反对吗?只是杨氏这么一说,莫氏却不适合再以死相逼了,只能沉默以待。
陈俊生从杨氏的话里得到灵感,接话道:“对,对,对,娇娘,你不知道她们母女真的遭了很多罪。”当下把杨氏和女儿被赶出宗族,又险些再被卖的经历说出来。
莫氏这才知道丈夫和杨氏的相识经过,还真是英雄救美,满足了陈俊生大男人的虚荣心,难怪丢不开手。
她转头打量了一直在角落里不发一言的女孩子,杨氏的女儿,跟她的女儿年纪差不多大。因为她,丈夫才动了恻隐之心,进而结识杨氏对她动心,可是这样小的一个女孩子,遭遇危险却能救了自己和娘,莫氏完全讨厌不起来。
因为大病初愈,方小琴脸上还带着青白之色,但是也可以看出容貌出色,她的背挺得很直,见莫氏打量过去也不闪避,完全不像是杨氏能教出的女儿。更重要的是看着那双眼睛,就知道她不是卑弱乞怜的人。
那是一双带着孤独和倔强的眼睛,要经历多少坎坷才会有这样的眼神,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小女孩的脸上。若没有杨氏,莫氏倒不介意收留这个女孩子,看着她就会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艰难。
“不错,真是个聪明有气节的好孩子。”
这句话不是莫氏说的,她还在思考如何应对,说这样的话不是表示同意收留她们了吗?
老太太在李嫂子的搀扶下走了进来,这话是她说的。
看来她在外面也听见了陈俊生和杨氏的过往,只是不知道听了多少。
她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同意就这样收留杨氏母女还是干脆要纳了杨氏为妾?可是她前几天不还让陈俊生跪在去世的公公那里反省吗?
莫氏心里有些没底,不停地猜测着。若是婆婆发话了,要把杨氏母女接进门来,她以死相逼恐怕也没用。
这些年陈家一直是莫氏当家,离不开老太太在背后的支持,要不是有她和公公点头,莫氏出面管家不会那么顺利,至少闲言碎语就能烦死她,陈俊生也不会那么听话。
而且,自嫁入陈家以来,老太太一直奉行“不聋不哑不做家翁”,从没有干涉他们夫妻之间的事,他们夫妻有争执也是向着她。
就为着这些,莫氏也不能驳了老太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