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文学
  1. 美剧文学
  2. 耽美小说
  3. 皇后她媚香撩人
  4. 2、再遇
设置

2、再遇(1 / 2)


何才人侍奉在御前,也曾见过许多贵人,但如苏家四娘子醉成这样的女子还是头一回照拂,她点了一下头,为苏娘子递上了一份宵夜:“娘子约莫睡过六个时辰了。”

夏夜暑热,苏娘子酒醉过后脾胃受不住刺激太过的食物,太极殿的人不知她的喜好,只简单备了四样菜品并几样长安高门女郎颇爱的甜点。

何才人净了手后亲自替她摆好碗筷,“内侍监吩咐奴婢,娘子若是用好了,就请往圣人的书房走一趟。”

苏笙道过谢,但她只在那夜的生死关头见过皇帝一面,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再想到要见自己未来的公爹,特别还是在他知道自己醉酒丑态之后,总有些羞愧难安:“才人,现在圣上都已经安寝了吧。”

外面只能听见偶尔间断的蝉鸣,整个太极宫唯有圣人所在的太极殿燃着明灯,宫门想必早就落钥了。圣上日理万机,都己经到了这时候,难道还会特地等着她醒来吗?

何才人笑道:“圣人平日这时候已经睡下了,但今天东宫之子弥月,圣上亲往东宫探望,是以晚睡。不久前才叫人奉了浓茶,大概今夜是睡不得了。”

每天递到皇帝面前的奏折总有数百上千,忽然被一桩喜事打乱,圣上就算是晚睡一些,也是心甘情愿。

这么说来圣上就是在东宫把她带了回来,苏笙暗自叹了一口气,如果这桩喜事里没有自己这个意外,想来圣上会更高兴一些。

苏笙用着这些膳房为她准备的宵夜,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和圣上说些什么,姑姑平常只叫她亲近太子,但要尽可能地离圣上远一些,她住在太极宫两年,平时的日子却局限在东宫与锦绣殿两处,皇帝是个怎么样的人,她也只能从姑姑的口中听到一两句。

姑母说英宗皇帝很同情这个兄长,当年圣上还是太子时因为入宫为母亲大圣皇后庆生,被皇后身边的一个宫人爱慕纠缠,后宫女子均为皇帝所有,即便是太子也不能染指。更何况那女子本身也不是什么绝色,圣上便一口回绝了她,但是那宫人后来却倚仗自己在皇后面前得宠,兴出许多风浪。

大圣皇后本就与当今意见相左,一怒之下听信谗言,杀了不少与东宫有关之人,虽然这事儿过去很多年了,但圣上御极之后身边侍奉的宫娥明显较英宗皇帝少了许多。何才人能留在皇帝的身边侍茶,也是很不易了。

苏笙想起姑母,也有点头疼,就算是自己对答得当,侥幸能从太极殿回去,姑姑那里也是免不了一顿罚的。

然而想开一些,锦绣殿其实也不会闹出什么人命。罚就罚吧,姑姑从来不会鞭打她的肌肤,因为那不属于她自己,而是太子殿下珍视的东西。

贵妃会罚她练舞后不准用膳,饿的滋味再怎么难受,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她也不是没饿过。想到这里,苏笙多夹了一块透花糍,玉露团和冻酥花糕更是一点也没有剩下。

除了玉露团,这几样东西在宫中并不算特别稀罕,但因为偏甜,姑姑平日里是不许她吃的,苏笙想着可能以后几天都不能用膳,动筷的频率比以往要快上许多。

何才人瞧她吃相虽好但速度却不慢,竟不像宫中贵女的食量,只当苏娘子是第一次受圣上的赏十分惶恐,不知道这些膳食吃不完是可以停筷的,怕她用得太撑在圣人面前失仪,等到她被甜点腻住了讨要茶吃时,何才人便叫人撤了桌,让小宫人服侍她漱口净手。

苏笙第一次到太极殿来,不知道圣上素日用膳是什么规矩,以为要茶就是吩咐撤膳的意思,还有些自责刚刚应该先饮些酸笋鸡汤压一压甜味,怎么就急着和人讨茶了呢?

等她漱了口坐到妆台前,一个年长些的宫人负责替她绾发,青丝如瀑,柔顺服帖地散在美人的背后,都不需要什么假髻,照样能梳出云鬟。

何才人本来想再为苏笙描容的,但她并不是圣人身边专司嫔妃梳妆的女官,也只是给自己和几个同宫的姐妹梳妆过,苏娘子生得本就明艳娇媚,连赴宴都不敷脂粉,且额上黛眉仍黑,不需要她这双手来弄巧成拙。

她醒了的消息早有人禀报过,内侍监估摸着这位未来的太子妃已经用好了膳,派了两个提灯的内侍候在门外给她引路。

太极殿的书房仍是灯火通明,苏笙行了一路,也思量了一路,酒能害人,御前失仪是肯定的了,要不然皇帝也不能把她带回来,只是不知道她到底是醉到什么程度,圣上究竟是怎么瞧她的。

苏笙停在书房门外踌躇不前,内侍替她进去通禀的间隙,她勉强镇定了下来,对着听到消息出来迎人的内侍监福身行礼:“总管安好。”

她有什么好怕的呢,那日血溅宫闱,自己尚且不惧,怎么年纪长了几岁,反而为这样一点小事惶恐不安?

当年先帝倏然山陵崩,秦皇后,或者按照被贬黜之后的称呼现在已经是秦庶人了,封锁了九门,立庶出的皇长子为帝,自立为皇太后,谁也不知道英宗皇帝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驾崩,苏笙陪着姑母在宫中给先皇守了十七日的灵,跪拜新君。

到了第十八日,圣上与东宫密谋举兵,宫变之中义军一时不慎,错手杀了新帝与皇太后,而圣上作为文皇帝与顺圣皇后、孝皇帝和大圣皇后仅存的直系嫡亲血脉,成为了大唐的新主,而英宗皇帝早年被过继给圣上的庶出三皇子李贏,也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太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