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杨素芸可没那闲工夫去理会她的想法。如今她把户口落在了袁玉香的家里,她就有责任照顾好这一老一小,如果想生活的好,手里这三百块钱真是哪也不到哪儿。
为了能早日过上好日子,她要想办法多挣钱才行。
八五年已经改革开放,但因为前几年的大环境和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做买卖的人还是很少。
上辈子自己未来这几年都是在念书,学校的知识没必要再重新学习一遍,这辈子她不想再走老路。
这三百多块钱她打算留一些用于平时花销,其他的钱拿来做买卖。
她把钱缝进贴身穿的衣服里以防自己不在家时这钱被人抢了去。
说来也怪,自打她搬到这里住之后杨建辉那个人渣一直都没再来袁奶奶家闹事。
经过杨素芸的悉心照顾,袁玉香的腰可比之前好了不少,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
为了感谢村子里帮助过她的人,杨素芸特意做了油茶面,挨家挨户送了一些。虽然量少但在这个年代油茶面可是好东西,两勺就能冲出满满一小碗,不但闻着香吃起来更香!
“妈~我也想吃!”杨然在人前会叫杨素芸姐姐,背地里没人时在她的威逼之下还是会叫她妈。
如果换作以前杨然绝不会喝这种东西,但来到这里以后嘴里都快淡出鸟儿来了,闻着这么香的油茶面不馋才怪。
给村民们分完,家里还剩下一点儿,杨素芸拿出两个小碗给杨然和袁奶奶各冲了一小碗,“你喝一碗,另一碗你给奶奶送过去,小心烫~”
小心翼翼地端起一碗,杨然给袁玉香送过去后又回到厨房搬来小板凳坐在那里开始一口一口地吃着油茶面,边吃还边夸道:“妈,你真是太厉害啦,连这种小吃都会做~”
上辈子从她记事起就是和她妈妈生活在一起,她妈为了养活她受了不少苦也遭受了很多流言蜚语,在她心里杨素芸就是个女超人,无所不能!
“我炒了不少,够你和奶奶吃上几顿的,你慢点儿吃。”被闺女这么夸赞她很开心,这手艺还是上辈子在网上学的,自己又改进了一些。
“我打算过几天再做点儿拿到县里去卖。”
袁奶奶现在腰伤还没好利索,他们暂时还不能离开凤凰村,而且在离开这里之前她也想挣些钱为以后打基础。
“卖这个能挣钱吗?”杨然是个妥妥的九零后,八十年代是什么样的她也是穿过来才知道的。
“应该可以。”上辈子杨素芸是在九十年代经历了下岗再就业后才选择下海经商的,起初也是做小本生意才有了后来的小康生活。
有了这种想法,杨素芸把家里剩下的面粉都做成了油茶面,芝麻是从镇上买的,花生和瓜子是之前袁奶奶自己种的。
除了油茶面,她还想再做一些素丸子,她曾经开过素食餐厅,并且跟餐厅大厨学了不少东西,这时候便派上了用场。
杨然也想跟着她去县里但杨素芸没带她去,这个年代交通不方便不说,自己还有许多正事儿要做,哪有时间照顾她。
村口路边每周二和周日早上六点都有一趟去县里的客车经过。周二的早晨,杨素芸不到三点钟就起来了,她先把油茶面装进篮子里,然后开始炸丸子。
农村的灶台很大,随着“滋滋”的崩油声,没一会儿的功夫屋子里便香飘四溢……
因为不知道县里的购买力如何所以她不敢做得太多,做好后留出来两份,一份给家里人吃另一份她打算给县里的二姐送过去。
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好后,她换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又给自己梳了一个虾爬辫便出发往村口走去。
不得不说农村早晨的空气是真的好,上辈子自己一心想走出这里,都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家乡,如果选在这里度过一生,好像也挺不错的!
等她走到村口的时候客车还没过来,一个星期才有两趟去县里的车这让村口聚集了不少去县里的村民。
因为她之前给每家都送了油茶面,当大家看到杨素芸的时候都热情地打着招呼。
有人好奇地问她去哪儿,杨素芸只说去县里看她姐。
隔了十多分钟,这辆客车才晃晃悠悠的开过来。
上车之后她便抱着篮子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想到即将要见面的二姐杨雅兰,望着车窗外的景色,她微不可查地轻叹一声。上辈子逃出凤凰村后她便去了京市读书,大学那几年为了省钱她只能靠书信和二姐联系,再见面已是几年以后,那时候杨雅兰已经被婆家压迫的得了抑郁症,后来一辈子都被这病折磨着。
如今她回来了,说什么也不能让她二姐变成上辈子那样。
心里想着事儿时间过得特别快,没过多久便到了县里的汽车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