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的物资,李勣虽然不敢做手脚,但却摆出了一副挟制三军的架势,在陛下那里大谈什么从物资上管控出征部队的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
“殿下,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军从晋阳起兵到现在,几十年来征战不休,形成了一条高效、严密的军队管理制度,李勣这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思。可胜在京中局势突变,陛下对张亮一系在军中多年的侵蚀又很忌惮,所以让他捡了个便宜。”
杜荷说的很有道理,李勣不亏是老油条,把张亮五百假子的事情做大,从而在整个南衙掀起一场清洗风暴,这不仅仅要是弄死张亮,更是要在军中树立绝对的权威,把兵书尚书的位置牢牢坐稳,杀鸡儆猴就是这个道理。
李勣的行为,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都是想在大军回转前坐稳兵部尚书的位子,他不仅是要防一向看不上他的太子,更是不想被西征回朝的将领的再压上一头,所以绞尽脑汁的拍马屁,不惜拿张亮开刀,与魏王翻脸。
“不管李勣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咱们都得回京,原有的行军方式不变,你负责的供给依然要及时补充到位,尤其是交合道的兄弟,优先补给,从优补给。”,话毕,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杜荷可以下去了。
一边翻着内卫送来情报,一边仔细的考量这长安的局势,李勣是聪明人,李泰的身边也不全是傻子,为了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是,他们把长安搞的乌烟瘴气,是更有利于东宫,没必要太担心;这些本章中,提到的那些文官的弹劾,李承乾仅仅是嘿嘿一乐,一笑而过。
可有一点让他想不明白,皇帝对于李勣的戒心,丝毫不压于李靖,所以多年来是既用且防,这次怎么突然就把他调了回来,而且目的明确就是处理张亮和右卫军!
长孙冲在奏本中说两伙人起冲突的原因还在调查中,连内卫都差不出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这源头就只能出在皇帝身上,张亮这混账到底是做了什么让父皇非要搞死他不可呢?
要知道,无论是他以及那五百假子的事都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父皇那么“耳聪目明”早就心知肚明了,要下手的话早就下手了好不好!
干亲进门果然没有好事,枉张亮自负聪明,一辈子都在算计别人,这次好了,亲儿子把他和假子都点了,连本带利都让李勣给兜底了。阴险小人对奸诈之徒,父皇这一手也够高的了,帝王心术如此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行了,还是抓紧时间回京吧,要不然赶不上魏王战李勣这场年底的大戏,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