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文学
  1. 美剧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六十年代美好生活
  4. 123、交流
设置

123、交流(1 / 2)


刘建承诺带谢灵去吃的好吃的可不仅仅是吃一顿饭而已。

第二天,刘建带着谢灵和徐锐两人来到一条古巷口的青色小院。

小院面积不大,但里面坐着的人却是来头不小,一个个看着和气普通,其实藏龙卧虎。谢灵听着刘建为她引荐,心里为这群人的身份惊叹,面上却是大大方方,对着各位长辈,态度尊敬,神色淡定。

一旁徐锐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在座的老人中有几位的名头他在军中就有所耳闻,这会儿,面对这些老人,也是十分尊敬。

夫妻俩一个言笑晏晏,一个不善言辞,但在老人们看来,两人都是优秀的小辈。

早在谢灵他们来之前,刘建就和他们说过两人,印象本就不错,今日一看,确实是两个优秀的年轻人。

众位老人都经历过抗日年代,出自一个部队,刘建和他们都是过了命的交情,刘建的晚辈就是他们的晚辈。在场老人都是各个行业的大佬,但面对谢灵徐锐两人,态度还是十分亲近和善得。

徐锐虽然沉默寡言,但却是个耐心的倾听者,时不时的还帮几位长辈端茶倒酒。谢灵则能言善辩,也不怵众位老人的身份,敢说敢反驳。

大佬们围着圆桌做了一桌子,其中路陶说起如今国家的电影,一阵叹息:“如今看似运动结束,但运动的后遗症远远没有结束。政治复杂得很,但不关咱的事情,可这文艺上偏要学,就像那左右思想,到现在还争论个不停。每天听他们争论,真是头疼得很。”

一旁,另一位老人谢晋生则拽拽他的胳膊,低声道:“在这儿瞎说什么,这话是能说的吗。”

路陶是个作家、编剧,比起憋了十来年没掌过镜、所以被憋怕了的谢晋生、沈彭山他们,性子更加直冲,更敢于揭露一些问题。

当然,也可能是喝了点小酒,听到谢晋生的劝诫,反而说道:“怕什么,都是自己人,说说怎么了?”随即,他注意到听得认真专注的谢灵,不由得冲她开口:“丫头,你是京都大学的高材生,那你给咱说说,如今咱们国家的文艺现状。”

路陶这话一出,其他老人都看向他俩,谢晋生等几个从事文艺方面的老人眉头紧皱,觉得他这个问题有些刁难晚辈了。

而其他几位老人却是兴致勃勃的看向谢灵,他们不怎么懂文艺界的事情,但听题目,就知道这问题太大了,也不知道小辈的见识怎么样。

不过,如今刚刚恢复高考,国家各个行业百废待兴,文艺更不例外,而且不管年轻人还是知识分子脱离课本、知识许久,所以就算谢灵答不出来也不奇怪。

大家更多的,只是觉得这丫头气质谈吐不错,就是不知道肚里货物深浅。

从来到京都不到两天,这已经是谢灵面临的第二场考验了,她弯弯嘴角,不禁感慨,这些大佬们还真是喜欢出题目考验人。

不过,庆幸她有前世的底子,加上这一世的了解,谢灵在心里打好草稿,片刻后从容开口:

“我觉得如今的文艺界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谢灵一句话刚出口,在场众人就被她的大出口给吸引了。她这话叫人听起来有点大言不惭,但众位老人却是兴致勃勃,有了些听下去的兴趣。

“首先,就像路叔刚才说的,目前国家文化口子已经放开,但思想问题还是非常尖锐。左右/派之争不说,更重要的是文艺工作者们还没有创作出新的文学作品,人也没有习惯新的文学成果。

比如,现在的作家写作更多还是放在打倒/走/资派等的主题上,根本没有从运动中恢复过来。也比如,电影中的镜头语言的创新问题。”说起最后一点,谢灵也顾不上她是怎么知道镜头语言的知识这个问题了,只是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随着谢灵的开口,在场老人认真听着。

“我觉得关于电影上,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听到谢灵此言,路陶、谢晋生等人不由得更关注了几分,他们是顶级编剧和导演,但同时他们面对后辈的言谈,也有着更为包容的态度。

“现在咱们国家的电视机还很少,基本不到一百万台,而电影正处在繁荣的阶段,每天的观影人次四五千万,可以说是场场爆满,从表面看电视根本不会对电影造成威胁。

但随着各项政策的放宽,人们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那个时候电视越来越多。如果电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电影内容不知丰富,镜头语言不知创新,我想电视终有一天打败电影。”

而那个时候的后果,就算谢灵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路陶等从事电影工作的老人,甚至其他人也能想到这个后果。

电影如果没落,那成千上万的电影厂工人子弟面临的就是失业下岗的问题。

就像知青下乡一样,她们为什么下乡,何尝没有城市人口太多、岗位不够的原因。

这么一想,众人不由得一惊,谢晋生不禁一撕,喃喃开口:“这个结论还是太武断吧。”

谢灵也觉得这么想太武断,但她是后来人,虽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阵痛的年代,但作为一个电影从业者,电影荒漠的八/九十年代却是所有电影人心中的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