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好不好用?
你亲自上手试试不就知道了。
衔接着一发接一发橙黄色12.7毫米大口径子弹的弹链连接着枪身供弹口与弹箱,呼吸都变得有些局促起来、心率加快、肾上腺素直线飙升的叶戈罗维奇,瞅见这情形以后哪里还忍得住。
二话不说一把捞过面前这本就是向后倚天状态摆放的大宝贝,仅仅只是凭着娴熟的经验和准确的直觉,便在击发装置的手边上找到了用来控制机枪航向的卡榫按钮。
按下按钮的一瞬间,原本被固定死的大宝贝立刻动了起来、宛若被注入灵魂。
经由卡拉莫夫之手亲自打造的环形机枪架,赋予了这挺双联重机枪最大可能的活动范围。不单单是车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从跑塔里钻出来、操纵射击,必要的情况下,其它的战士和操纵者也能直接在车外于炮塔后端将其驾驭。
当然,这个点子可不是卡拉莫夫独创,而是马拉申科最早采用在斯大林格勒一战当中。临时魔改了当时手中的重型坦克并且实战反馈不错,可以由外部人员操纵的车顶重机枪的确赋予了很大的战场弹性,不再拘泥死板地必须由坦克成员亲自操作、采用固定枪架。
而后,类似的设计便被保存沿用下来,直至由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的机械大师卡拉莫夫,最终升级为了炮塔顶盖环形机枪架、完成定型。
现在,能亲手过把瘾的叶戈罗维奇也只是这一杰出、并且被提前诞生设计的受益者罢了。
有了活动滚珠轴承和可随时随意固定的枪架卡榫帮助,这挺附带机枪防盾的双联装12.7毫米德什卡重机枪,在本就力大无比的叶戈罗维奇手中显得是如此灵活、超脱寻常。
硬要加以形容的话,那就和普通的步兵使用波波沙的感觉基本差不多。
有了刚才的经验教训,知道德国佬肯定还会朝自己打黑枪的叶戈罗维奇精明了许多,完美地借助宽大的机枪防盾,将自己仅有的露在外面的小半个上半身全都遮挡了起来。
如果德国佬的狙击手能在至少五百米的距离上,一枪穿过机枪防盾和炮塔穹甲之间仅有的不到三厘米缝隙的话。
那么确实是能伤到眼下的叶戈罗维奇。
但如果不能,或者开了一枪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却又没打着,之后会遭遇到叶戈罗维奇这个睚眦必报的猛男怎样的报复已经是可以预见。
咚咚咚咚——
双联装12.7毫米德什卡重机枪咆哮开火的声音足以压倒所有其它轻武器,足称毁灭之力的赤红色曳光弹幕,裹挟着瞬时燃烧指示弹、常规弹、穿甲弹一道组成混合弹链横扫鞭挞向目标,炽热的药筒弹壳接连不断喷出、如暴雨一般泼洒在落着皑皑积雪的炮塔穹甲之上。
这巨大无比的咆哮声响不光成为周遭的绝对轻武器主角,甚至于就连位于机枪正下方、炮塔装甲严密保护之下的车长基里尔都能清楚听到。
“车长同志!我们的车顶机枪在响,有人在外面操作我们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