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令约在孩提时的确怀疑过自己不是爹娘亲生的,但那怀疑是因一些小孩儿的促狭话而起,等她慢慢懂事,便也觉得那话可笑。
然而她万万没料到,多年后当她也成了亲,她爹娘竟告诉她:她的的确确不是他们亲生的。
她的生身母亲原是贺家长女贺巧若,而她叫了十来年爹的人其实是她舅舅……
贺巧若人如其名,最是灵巧,自小活泼机灵,常逗得家里人开怀大笑,等到年岁长些,众人才发觉她极善手艺,不论学什么都快极、好极。
于是有人劝她学习刺绣,她不肯听,倒是及笄后忽对调妆粉生了兴趣,日日抱着本不知从哪儿翻出的残卷看,而后又对着米粉钻研。
可惜宛阳没人懂这个,她无处拜师。
后来贺丰听说鹿灵有个会调香粉的老人家,道是从宫里出来的老宫女,是以便趁年后闲暇带女儿去瞧瞧,顺道拜访拜访有些年不见的韩家老友。
贺巧若扮成男儿装束,到鹿灵后寻到机会去街头闲走,到底是头回离开宛阳,见到外头的事物总觉新鲜,途径香料摊、或是闻到什么从未闻过的气味时尤其欢喜,定要找人问清楚是甚么气味才罢休,否则便浑身不自在。
故而当她与一人擦肩而过时,整个人定住脚步陷入沉思,细细回想那人身上的清香,未果,只好调头追了上去。
春日街头行人众多,她仅凭着那股淡淡的香气将人认出,此人身材高大,却不显壮,着一袭青衫,甚至有几分文弱气。
巧若从背后品评番,深吸口气才上前搭话——搭话的方式是从背后拍了拍那人的肩,放粗嗓子唤了声兄台。
那人回过头来,紧皱的眉头还未来得及松开,见叫住他的少年矮得出奇,挑了挑眉:“小兄台何事?”
答他的是一阵沉默,巧若静静望着他,两眼失神,竟似到了人群乌有、只余眼前这人的境地。
她还从未见过这等模样的男子,漂亮得像个狐媚子。
“狐——”她开口时险些咬到舌头,所幸及时改了口,“敢问兄台用的什么香?”
眼前的男人不敷妆粉,这香必然是从熏香而来,倘或是能与妆粉齐用的,倒是新鲜。
“我不用香。”狐媚子老实答她。
她疑惑皱了皱眉头,又动了动鼻尖,确信这香是从他身上传来,不过这回闻要比先前闻时熟悉些,就好似这清香曾是她熟悉的。
久久没等到她吱声,那人有些着急:“小兄台既然无事,在下便先走一步。”
巧若回神,又盯着他瞧上几眼,越发觉得他好看,于是极不矜持地多问他一句:“兄台着急去往何处?”
那人仿佛不觉此景古怪,还是老实答了她:“初来贵宝地,丢了钱财,是去报官。”
“……”
这下她不得不佩服起他,只身在外丢了钱财竟还心平气和地与她这么个陌路人耽搁许久,倒是个极好心的人。
“我带你去!”
她不知从哪儿来的信心,张口便是允诺,然后便带着他在鹿灵城内乱窜。
路上巧若得知此人姓尹名舫,乃仓州人士,此行到鹿灵是因入京途中遇到个老翁要回乡,那老翁声称腿脚无力,央求他捎带一程。
尹舫本身与老翁并不顺道,偏却轻易应承下,奔波几日将人带到鹿灵,在鹿灵歇了一夜后钱财马匹随老翁一齐不翼而飞。
“我许是教他骗了。”尹舫最后向她解释道。
“……”你可算发现了。
巧若腹诽句,又暗暗琢磨起他,心道他虽相貌精明漂亮,实则却容易遭骗,想了想接着问:“你去京城做什么?”
“哦,进京赶考。”
“……”
她教这话噎得不知如何回应,半晌后,还是尹舫问道:“这路我们先前走过,姑娘莫不是也在耍我?”
巧若不由呛了声,瞪大眼瞧他:“你这人究竟是聪明还是糊涂?你只放心,我绝不是要耍你。”
她说着从兜里掏出个钱袋:“二月便该考试,你还报什么官?只怕考完了也查不出那人踪迹……我、你我相遇一场算是缘分,这些钱本是要买礼拜师的,足够你租辆车上京,你只管收下!”
“这如何使得?”尹舫惊诧看着她,作势回绝。
巧若不由分说将钱袋塞进他手里,转头跑开,跑出几步又红着脸回头:“我姓贺,家住宛阳,家里是造纸的。”
说罢又急匆匆跑开。
事后,巧若再回想起此事只觉得自己是教狐媚子蒙了心智,否则又怎会做出这般大胆的举动?
并且这个狐媚子始终不肯放过她,害她吃饭时想他、调妆粉时想他、甚至家里来人提亲时也会想起他。
可日子过去三年,她始终没等到个前来“报恩”的人,不由心灰意冷,从此将这人搁在肚里。
——不过是她一厢情愿,再想下去未免可笑。
虽如此,她也不愿随随便便就嫁了人,连她爹娘也管不得她,由她在家里清闲快乐。
这三年间她确实长了些本事,曾调制出一种竹香味的妆粉,可惜用妆粉的妇人、姑娘大都喜欢花香,便又算不得甚么。
又一年花朝时,她照例扮作男子到城外看花,正是在那里,那股藏在她心间多年、谜一般的气味再次出现,她怔怔站在花前,不敢转过头。
只因那香气就在她身旁。
尹舫盯着她耳廓瞧了半天,良久问道:“家里可是造纸的?”
“……”巧若闻言,狠狠地皱了下眉头,“你认错人。”
话罢转身去看别的花。
尹舫紧跟着她:“我记得你,右耳有颗小痣。”接着他像是着急,忙不迭解释来,“我那日接过钱袋,尚未回神你便跑开,末后只听得你说家里是造纸的,去追你时已经不见人影。”
“我才不信。”
“我从不骗人。”他莫名口干舌燥,抿了抿唇,“我听了姑娘的话,租车赶考去,当年考中进士,做了几月的小官,尚未忙过父亲便病重离世,此后便回仓州丁忧……我派人前去鹿灵打探,却没寻到姑娘下落,始终未能感谢姑娘好意。”
“不用你谢。”
尹舫沉默会儿,又问她:“姑娘哪里人士?”
她没好气道:“你现在身在何处我便是哪里人士。”
“宛阳。”
不是教你答话!
她气转过身,对着他摊开手:“有钱就还,没钱就闭嘴。”
尹舫冲她笑了笑,险些又晃了她的眼,好在现如今的她已不是四年前的天真少女,才不肤浅——她果断别开眼。
“钱自是要还的,不过今日未曾料到会遇上姑娘,还请姑娘告知住所,改日我必登门致谢。”
“……”
少女想了想这话,终究是顺从了她那颗被狐媚子蛊惑了的心。
这场致谢后,尹舫又在宛阳逗留许久,久到连巧若都觉得古怪,某日问起他:“你不是做官么?怎么总在外头?”
“哦,”尹舫一脸平静地看着她,“丁忧完我便辞了官。”
“辞了!?”她惊得从树下弹起身,“你糊涂!”
尹舫笑着挠了挠头:“确实糊涂,可我离不开仓州,我合该活在米里。”
“米?”巧若脑海中灵光乍现,顿时忘了要说的话,了悟过来,“是米香!你身上的香是米香!”
尹舫抬高衣袖闻了闻,没闻出,但见她欣喜不已,跟着笑起来。
“你说你活在米里,你家是种稻的?”
他摇头:“祖上有间米店,卖稻米的,我如今接管了米店。”
那时巧若只当他开了间小米店,直到后来两人成了亲,她才知他家的米店远比她所想大得多。
尹舫知她爱调妆粉,成亲后在府院里替她划出两块地,一块种花、一块种稻,足够她在府里玩儿出花样,后来她调出的妆粉无不带着那股神秘的清香。
再之后巧若便怀了身孕,在次年花朝节后诞下个女儿,取名令约,意为美好之约,至于那约定是甚么,除了他们无人得知。
……
可叹世事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人人美满之际一场天灾横空降世。
令约周岁那年仓州迎来场百年难遇的暴雨,连下两月后便闹了洪,彼时稻田损失惨重,百姓皆忧愁满面,好容易熬过这洪涝,紧跟着又爆发场疫病,仓州百姓陷入惶恐之中。
彼时仓州田地多荒,病者、死者日日剧增,这对恩爱夫妇也不幸染病,二人从此不敢亲近女儿,不久后下定决心要将女儿送回宛阳。
仓州城重重把守,能被允出城的人少之又少,尹舫如何将信传出无人得知,总之在宛阳焦灼已久的贺家众人收到了这封书信……
读过信,贺无量当即启程离开宛阳,赶到仓州后按信中所说从一个老大夫手里接过令约,小丫头被裹得严实,只一张脸露在寒风中,瘦得厉害。
贺无量眼圈一红,又从大夫手里接过两封厚厚的书信,道谢离开。
那两封信中,一封是巧若写给贺家众人的,除去对父母、兄弟的衷心话外,余下的全是在向他们交代令约。
信里称,倘或她与尹舫熬不过这场劫数,便请贺无量将令约认作自己的女儿,请他们不要在小姑娘长大前告诉她生身父母的事,甚至长大后也由他们看着办……
若他们觉得令约不知此事更好,那便永远不说。
对此贺无量自是不愿——不愿她像信里所说那般死去,亦不愿亲手抹杀去姐姐在自己女儿心里的存在。
最终还是郁菀体谅其心,劝服了贺无量。
想她年幼时家遇变故,投奔伯父家,伯父一家虽待她极好,可她终究是浮着的,像是飘摇不定的云,直到她成了亲,有了自己的家,方才踏实起来。
郁菀明白巧若的顾虑,同时也明白丈夫、姑嫜的不认同,故与他们说好,等令约长大、成了家、有了能替她分忧的人后再将此事告知,到那时,便也没什么。
而余下那封,自是写给令约,夫妇俩各写一篇,放在一处,讲的正是他们的往事。
此处的他们,是两个人,也是三个人。
.
(中)
令约拿到信后将其翻来覆去看了好些遍,终于明白过来从前那些朦朦胧胧的微妙梦境是因何而起:
她时常会梦到的嘈杂声大约是年幼时印在她头脑里的雨声。
她时常在梦中感到颠簸摇晃,想来是因她爹——或说舅舅将她绑在怀里、骑马带回宛阳的缘故。据说回到宛阳后她吐了整整两日,气色极差,连羊乳都不肯喝,为此家里人连同大夫无不责怪他一通。
她对笛声情有独钟,甚至梦里也常听见笛声,或许是因她初来人世时她爹爹爱吹给她和她娘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