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母回来了,还是很善意的转移了话题,说起了那送来的四十两银子,问苏幕遮准备怎么办。
说到这里老二家也很感兴趣,问苏幕遮:“之前听说中了举人都是每年二十两银子,怎么到三弟这里就翻倍了,给四十两了啊!”
他一年村里镇上倒卖,运气好,能挣个十来两,运气不好,就三四两。
就这也比老大家好得多,老大家是老实种田的,每年收成换回来也就二三两,还辛苦,不过自己吃饭不愁。
还是读书好,读书改变命运。
苏幕遮解释:“中举人是每年二十两,但前三名还多加奖励,第一名多加二十两,第二第二多加十两和五两。往后还是每年二十两。”
众人一听纷纷道原来如此。
好奇完了,一家子也高兴起来,苏母又问了遍这银子准备怎么办,苏幕遮这才反应过来,他读书掏空家底,现在有回馈了,也应该补贴补贴家里。
他瞥眼看了眼星澜,果然看她埋头吃饭,假装不懂,不来操心。
等事后他分的不好的时候,她才会来说道他。
真是坏女人!
苏幕遮想了想道:“留二十两我们明年上京。其余的母亲拿着处理吧。”
星澜听了心中暗叹这厮狡猾,不好处理,容易得罪人的事就丢给母亲。
哼,上辈子没发现他人这么精,还道是个书呆子呢。
好在苏母不介意,她虽然宠爱老三,但对老大老二也公平。
“娘来处理也可以。”苏母道,“只是老三啊,你们明年上京城做什么?”
“不会是要上京告御状吧!”老大爱听戏文,戏文里总有些冤案,当地贪官不管,要上京告御状。
苏幕遮皱眉:“有何事要告么?我们进京自然是要赶考的。”
朝廷举办科举考试,举人和进士自然是分开的,不然人手场地都顾不过来,一般来说,进士都在举人的后面一年,也可以说举人在进士后面两年,总之都是三年一届。
此话一出,除了星澜,所有人都愣了。
“不是,三弟你今年刚中举人,明年就去考进士?”老二还算是见多识广一些,更觉不可思议,“这……会不会,稍微,赶了点?”
他这是强行委婉了,一般来说考了举人,那起码得再苦学四年再去考进士。
如果说秀才考举人是百里挑一,那举人考秀才就是千里挑一,还是一千个秀才来挑。
这话稍微夸张了点,但进士真不是一般人努努力就能考上的。
天分、努力、机遇,一个都不能少。
最重要的是,你起码得给“进士”一个尊重吧,隔一年去考的,那在考官眼里就是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除非文章非常非常出彩,惊为天人那种,光是看你是新人,就是绝无可能录取的。
既然没可能,又何必去赶这一趟?路上遥远花钱费力还耽误读书。
在家白白领二十两白银它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