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个月时间,羽翼渐丰,终于迎来了天启元年,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
心下欢喜的朱由校说道。
“既然你说要沾喜气,那便取纸墨来,朕来写一首诗,以作为新年的祝福。”
写诗?陛下还会写诗?
虽知道陛下不是如外边流传的那般是个文盲,一字不识,但是论起写诗做赋,可真不敢恭维。
方正化听到朱由校的这个提议,愣了一下,然后婉转的建议道。
“陛下,过年比较适合写对联,不如来写一副对联吧。”
在方正化看来,现场洪承畴,汪文言等人都在,以陛下的水平写诗,肯定入不了这些文人们眼,流传出去只会让天下的士子们笑话。
辽东之行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声望,可别因为一首诗给葬送了。
与写诗相比较的话,写对联则没有那么难了,因为对联有现成的很多,此刻即将过年之际,完全不用原创,只需要找一副之前其他人写过的对联写下来,其他人决然不会说出一二来。
听到方正化的建议,朱由校知道他是善意提醒,又看了看身后洪承畴和汪文言看自己怪异的目光。
朱由校心里清楚,这是所有人都不看好自己啊。
但是朱由校今日还偏要这么做。
现在虽说自己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好了很多,但是这个文盲的名声还是没有摘掉,既然此次是来刷声望的,何不将‘文盲’这个恶名也一并去除。
更何况,现在马上就要过年,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此时不写更待何时。
“朕让你去你便去,哪那么多废话。”朱由校作出恼怒的样子呵斥道。
看到陛下一意孤行,执意如此,方正化心中暗叹一声转头去准备了。
当笔墨纸砚全都准备好,朱由校拿起笔后,看了看身旁的洪承畴和汪文言说道。
“两位都是饱学之士,待会还请好生瞻仰一番。”
“臣等才疏学浅不敢造次。”洪承畴和汪文言赶忙行礼谦虚道。
虽然口中谦虚着,但是二人眼睛却没有离开朱由校手中的笔,他们很想知道以陛下的学识究竟能写出什么样的诗来。
要知道,在明朝的文人士子们看来,明朝的诗不说和唐朝比,和宋元也完全差一截的,这一直都是他们觉得矮人一头的地方,平时羞于提起。
打心眼里,明朝的文人士子们都希望本朝能出一位大才子扛起这番大旗,好给整个明朝的文人们长长脸。
洪承畴和汪文言从心里已经决定,如果陛下写出来的诗差强人意的话,二人绝不对外吐露半字,不让这件事流传出去,以免有损朱由校的面子。
就这样,在众人的注视下,朱由校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首先两字:杂诗。做为名字。
洪承畴两人对视一眼,并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眼睛紧盯着朱由校手中的笔,等待着下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诗成,朱由校将毛笔放在笔架上,说道。
“自沈阳一路走来,所见皆是民生凋零,百姓苦不堪言,而今天下又天灾不断.....”说到这里,朱由校叹息一声,“这首诗就当作朕对于今后的期许吧,希望上天能赐予朕更多的人才,以中兴大明。”
朱由校说完后,周围却没有任何声响,好奇之下转身看去,只见洪承畴等人正一脸呆滞地看着那首诗,满眼的不可思议。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