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边令诚垂手而立等待皇上的发落李隆基盯着他半天没有说话他忽然又道:“那朕再问你南诏如果突然被一拆为二不复从前的强大那朕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边令诚想了想声音低低道:“老奴以为首先要做的是防备吐蕃。”
“说的很好深合朕意!”
李隆基笑了笑从御案下取出一面金牌递给边令诚道:“这两天从南诏归来的李清就该到长安了你带朕的金牌去接他只要他抵达长安就立刻带他来见朕。”
边令诚接过金牌走出房门的一瞬间一颗心悄悄落地随之而来的是眉眼中掩饰不住的狂喜在他身后李隆基盯着他的背影暗暗地点了点头。
。。。。。。。
李清率领三百骑护送着大唐最后一批出使南诏的官员返回了长安一路餐风宿露这一日他们已经遥遥看见了沐浴在金光中的巍巍长安城终于到家了将士们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声欢呼连一路不苟言笑的十几个文官也忍不住笑逐颜开赞善大夫杜有邻满脸风尘的脸上竟忍不住老泪纵横南诏内讧险些波及到他们大唐使团驻地据南安门不远震天的喊杀声临死的惨叫冲刷不掉的血迹成了这些文官挥之不去地夢魘。
这里离延光门约还有五里地此时正是仲春树荫浓绿杏老花谢官道上许多去郊外游玩的长安市民来来往往都诧异地看着这支奇怪的队伍穿着大唐的军服却一个个皮肤黝黑满面风尘不少士兵盔甲残破上面还有斑斑血迹路人不敢多看赶紧离他们远远的。
李嗣业纵马来到李清身边感慨道:“交了差我就要返回安西了此次和阳明南诏一行让我受益太多最重要的还是结交了你这个兄弟。”
他伸出硕长的手臂按住李清的肩膀眼中流露出一丝留恋诚恳地说道“你也来西域吧!那里才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
李清默默地点了点头拍拍他的手道:“我也很想若有机会我一定去!”
这时高展刀与武行素也催马上来武行素这些日子一直沉默不语人也变得消瘦眼看已经到了长安他再也忍不住迟疑一下对李清道:“我决定回去后便辞去军职那里没有我出头之日我要跟随阳明。”
李清急忙摆手“这怎么行这次你立了大功回去后必有封赏少说也是校尉甚至还会升到果毅都尉正是你出头之时跟随我最多做个小吏又何苦!”
武行素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我从滇东起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不会因为你说两句就改变主意你如果不收我那我们的交情就一笔勾掉!而且不光是我你再看看弟兄们甚至在成都分手的南霁云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
李清抬头向众人看去只见所有的人都停下了马围成一圈默默地注视他所有人的眼中都充满了不舍李清只觉眼角有点发酸勉强对众人笑道:“我们都住在长安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我会经常请大家去喝酒。”
这时高展刀却上前笑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次阳明立下大功皇上定会升你的官从皇上免你太子舍人来看以后你应该是军职若是派到地方上去你便可以趁皇上高兴提出将他们都带走我想才三百人皇上应该会答应的。”
一句话提醒了李清这倒是个机会去地方上为官躲开太子对自己的拉拢一举两得是最好不过。
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事便对大家笑道:“险些忘了走之前敲了于诚节一笔竹杠大家拿去分了每人十两黄金另外阵亡的弟兄要给双份。”
十两黄金相当百两纹银在黑市上可兑得一百五十贯钱虽然羽林军不同于一般的府兵可以不用自备兵器、粮食、日常用品甚至还有一点津贴但每年也不过几贯而且这次去南诏是件苦差有钱有门路的都说情脱了身随行的大多是清贫人家子弟。
听说李清要给他们每人十两黄金狂喜之下众人竟忍不住大声欢呼起来直看得一帮文官眼中羡慕暗叹自己没这么好的运气不料李清又对他们微微笑道:“各位大人自然都会严守朝廷戒律不过这一路车马津贴也该是有的况且也不是公款十两金子大家都有份就算是给大家的一点茶钱若不收下可是不给我面子哦!”
众文官面面相视心中想要却又不知该怎么开口这时杜有邻哈哈一笑“李将军说的是钱虽不多若不收下真是不给面子了老夫第一个收下。”
众官见有人带头而且还是太子岳父皆喜笑颜开纷纷表示一定要给李将军面子云云心里却暗赞李清会做人有财大家发。
倒不是李清想给他们而是于诚节送别给金子时他们在一旁都见了倘若不堵住他们的嘴恐怕士兵们的钱也捂不了多久。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杂沓的马蹄声只见旌旗招展似有大队人马开来这里是延光门外的官道并非主干道官路较狭窄沿路的百姓们纷纷向两边逃避惟恐惹了这群马队渐渐地马队走近约五、六百人都骑着马还有十几辆马车里面人员混杂有衣甲鲜明的军士有满脸凶蛮的家丁护卫着中间近百名男男女女均年纪不大个个红裙绿裳衣着艳丽正吵吵嚷嚷朝这边快速而来。
杜有邻打手帘看了半天忽然脸色一变大叫道:“不好!是长安那帮小混蛋大家快闪开!”
---
注:李隆基的生日是八月五日因情节需要将它提前了。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