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文学
  1. 美剧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六韬传
  4. 第八十八章 孙子哲学
设置

第八十八章 孙子哲学(2 / 2)


魏子衡此时怀着不同的心情翻开了这十三篇。细心研读着每一个字感受着文藻之间带来的神奇奥妙领会着词句之间所蕴含的传神魅力。这十三篇书写方式极为独特以排比的方式上下连通贯穿如一。引用大量的事实论据以简明的语言来表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这十三篇中魏子衡最喜欢的是一篇名为九变的一篇。

开头便是这样的话。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虽然这段话很明显指的是打仗用兵的一般规律将帅受国君的命令征集民众组成军队出征后遇到山林险阻沼泽水洼等难以通行的地称之为圮地。后面与之对应的便是其他衢地绝地围地死地。

这很明显是与兵法相钩连但是实际上也可以换个角度去理解这段话。万事要有变通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方法。所有的事情在于一个变字如何善用变才能百战百胜。人生行走江湖闯荡世间也是这样的道理。任凭你武力再高能力再强拥有无上的能力但是终究你是人。无法突破人的这个局限你终究还是有所变。

所以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但是仔细想想这个世界上何为智者何为庸者。智者所做的事情一定是正确的吗?人们常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也是君王凭借一家之力统治全国的一个口号而已。这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而言在那些智者的眼中都是一群庸者。?他们不了解或者根本就对这些东西完全没有概念。顾好他们平常的生活或许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但是对于统治者的那群人而言似乎就有些随心所欲了。

孙子的这篇兵法中很明确的谈到了这一点。开头的那一段话是最明确的。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后面也有些细节的话语以兵家的观点出发阐述人生大道。

魏子衡放下了手中的锦帛站起身来在房间直走不断的游走着。

一时间感悟繁多他是一个读书人但是更擅长在书中寻找智慧寻找出属于自己的智慧。

就例如孙子这十三篇的第一篇计魏子衡看的时间是最长的。

在世人眼中的这个计更多的是阴谋诡计但是在孙子口中这个计的意思是算计。是充分衡量敌我实力优劣的对比即“五事七计”(道、天、地、将、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两者高下立判。如果说权谋之计是涂抹在利刃上的毒药讲究巧;孙子则主张实实在在地铸造出一把绝世利器讲究最拙的基本面而不是操作面。战场上就是靠刺刀见红的硬功夫没有任何投机取巧。说到底这十三篇不是讲奇计得胜的书而是讲实力决胜的书。毕竟计谋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孙子的核心观点十分明确。

孙子的开篇计。慎之又甚充满了敬畏之心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和老子道家“精妙玄微深不可识”的道不同兵家的道不是宇宙真理就是极其实际的“上下同欲者胜”。运用到现实就是操练士卒如同使用自己的手臂一样运用自如静若泰山动若猛虎可进可退千变万化。能够做到像大将一样点兵多多益善首先要练的是组织领导操练的硬功夫。

孙子的核心思想有一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子也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先知己后知人儒家孔子也有相似的言论但是并不明确贯穿着仁细细想来似乎也有不少的偏差。知并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充分的了解双方实力的优劣。甚至在开战之前就已在心中构建了模型对双方可能面临的处境进行全方位的预判因而“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在这个基础上再讲究“兵者诡道也”能够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攻破没有弱点也要罗列出十二条诡道逼对方误判引诱对方失误。“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因而高手对决就像超一流的棋手对弈盘面看上去反倒平淡无奇但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平淡一招一式都力重千钧别无选择死死的撕咬在一起在反复攻击和坚守中等待转机不让对方有任何闪展腾挪的机会场面亦朴素得近乎原始的角斗。

这世间的万千大道实际上都是由无数的微小的道理而构成。抓住眼前细小的事物感悟着世间错综复杂的大道。这本来就是现在诸子百家领袖们所做的事情。道理很简单只是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感悟而已。

无论是人道还是剑道还是苍生大道?

归根究底这是心道。心境所向才是万物之本。心若偏离则万物具崩。

魏子衡一天下来的研读他从未感受到这种感觉这种哲学似乎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但是却总有感触。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