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早在1869年的时候法兰西传教士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国去。
可要将它从蜀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带到大西洋彼岸的法兰西在当时交通条件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既要翻山涉水又要远渡重洋谈何容易。
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哪里经得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结果还没运到芙蓉城它就奄奄一息了。
戴维神甫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到法兰西花都的国家博物馆展出。
令戴维神甫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竟然就这样产生了。
花都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后当时谁也不认识人们从兽皮上看到它有一张圆圆的大白脸眼睛四周有两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于是有人断定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这个动物皮子是假的!有人却又说它只不过是一种奇异的熊罢了。
但是经博物馆主任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华夏藏地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大熊猫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从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迷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
其中包括米国名人罗斯福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
兄弟两先是到戴维发现大熊猫的穆坪县结果一无所获然后又进入大凉山。
他们还在yx县开枪打死了一头大熊猫作成了标本带回美国。
以后又有德意志、英格兰等国的探险家来华夏猎获大熊猫从华夏猎人手中收购的就更多了。
一时间不少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有了大熊猫的标本。
但他们始终没能捕获到一只活的大熊猫。
1936年35岁的华尔街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利斯新婚丈夫威廉·哈克利斯是一个狂热的探险家结婚后两周就奔赴华夏寻找大熊猫。
然而威廉还未到达大熊猫产区便病死在海上。
露丝当初要求和丈夫同行被丈夫认为是累赘而遭到拒绝现在她决心完成丈夫的遗志在丈夫去世的两个月后也就是1936年4月启程来到华夏。
露丝的探险队仅有两个人——她和25岁的米籍华人杨昆廷。
他们一路西行在华夏西部的群山峻岭里寻觅大熊猫的踪迹甚至不惜设置猎捕的陷阱。
11月9日当他们来到一片大雪覆盖的竹林时(专家考证草坡乡)听到一个枯树洞里传出类似婴儿啼哭的声音。
当杨廷昆从树洞里捉出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递到已经冻得麻木的露丝怀里时她简直难以相信这就是西方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大熊猫活体!
露丝以为这只不到三磅的小家伙是雌性(后来证明是雄性)便用杨廷昆妻子的名字给她取名“苏琳”。
幸运的露丝知道:她得到的东西是何等的宝贵她带着“苏琳”一路疾驰迅速返回芙蓉城随即乘飞机到魔都。
终于他们在出境时遇到了麻烦。
尽管西方人已寻求大熊猫半个多世纪并且知道它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但直到那时华夏对大熊猫的了解还几乎为零。
那个时候华夏猎人可以任意捕猎这种“熊”当时官府也没有任何保护的规定和措施。
路丝的麻烦并不在于她捕获了大熊猫而是进入华夏内地的手续不全因此不能离境。
最后她采取了隐晦不堪的办法历经艰险后轻松地登上了到米国的轮船她把“苏琳”装在一个大柳条筐里在海关登记表上写上“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便混出了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