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腊月,日子便一天紧似一天,才刚刚喝过腊八粥,拜了灶王爷,各院就又忙着洒扫,除旧布新,转眼便祭了祖先,家塾也放了假,各院贴了门神窗花,年味儿便足起来了。
转眼,便到了除夕,午后定远侯林承恩也放了年节假,早早便到了慈园陪老太君说话,未申相交的时候,少爷小姐们便陆续都来到了慈园,一时间老太君的屋子里笑语喧哗,好不热闹。
申时三刻,老太君在众儿孙的陪伴下来到了中厅,因庶出的长房大老爷和三房三老爷都在外地做官,节下只派人送了节礼来,故今年陪着老太君过年的只有嫡出的二房。
老太君携着众儿孙坐定,因是家宴,便也没分席,而是按长幼围坐一桌,不一会儿各色菜肴端上,觥筹交错间,一家子人无论对盘还是不对盘的都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老太君看着儿孙们一团和气的样子,满意地笑了。
待菜品上齐,薛氏赶紧起身为老太君布菜,宋、徐二位姨娘也侍立在一旁帮忙,老太君笑到:“采茵,你也忙了一年了,还守这些劳什子规矩作甚?让丫鬟们来就行了。”又笑着转向两位姨娘:“你们也歇歇,大年下的,让丫鬟们在旁边开一小桌,你们也吃酒聊天去。”
三人应了,又谢了老太君体恤,薛氏便净了手坐在老太君旁边,指挥丫头们布菜。
菜色丰盛,如筝吃的也香,只可惜陪笑陪得太累,撤了膳便不愿再动,偎在老太君身边看如棋和如婳打络子,她不得不承认,如婳真的很聪明,学什么都快,相貌又好,自己前世活的那样糊涂,在旁人看来,必是大大不如如婳的吧,怪不得苏百川……
想到这里,她摇摇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压下,透过半扇开着的窗子笑看着外面如柏带着如杉如楠放烟花,金黄的烟花在天空中炸开,如筝突然想起,这是自己重生后的第一个新年,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但很多事情,还是按照前世的轨迹进行着,今生自己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还是未知,但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就绝不能再回头,绝不能再认输……
这样想着,如筝又往老太君身边偎了偎,闻着她身上令人沉静的檀香味道,昏昏沉沉地合计着这几个月间发生的事情。
待堂屋里的西洋钟打过十二响,众人又围坐在堂屋里吃了扁食,小辈们依次给老太君和林侯薛氏磕过头,便踹着装满金银花锞子的荷包各自回院去了。
走在夜间的侯府,如筝吸了一口沁凉的夜风,看着前面自家父亲和薛氏并肩前行的背影,旁边叽叽喳喳的如婳,奶娘怀里睡熟了的如楠,还有沉默的宋氏如棋,身后不远处,是如书和如杉清脆的声音,不知在争执着什么,偶尔还有徐姨娘温柔的声音随风飘来。
如筝吸了吸鼻子,看看身侧的浣纱和待月,苦笑着看看昏昧的夜空,娘亲的面庞又浮上了心头,润湿了眼底,就在此时,一个略细却有力的臂膀从后面挽住了她的胳膊,如筝惊讶回头,对上的,是如柏眉眼弯弯的笑脸:“姐姐,今日我陪你回沁园。”
如筝微笑,又蹙眉,前后看看,才发现早已过了静园,徐姨娘她们也去的远了,周围就只有如柏和自己,便笑到:“你不是应该回外院去住么?”
如柏笑着摸摸鼻子:“今儿过年嘛,我陪你。”看如筝不放心的样子,他又笑:“别担心,祖母允了的。”
如筝这才放下心,任他挽着,姐弟二人回到了沁园。
入了堂屋,如筝带着如柏给崔氏上了香,在心理默默祝祷着母亲保佑自己和如柏平安遂愿,报仇雪恨。
秋雁走进来,告诉如筝已经把如柏的被褥安排在了主屋旁边的暖阁儿里,炭火也升上了,如筝回头看看昏昏欲睡的如柏,心疼他学业辛苦,便赶着他去睡了。
回到堂屋时,沁园上下伺候的丫鬟们在崔妈妈带领下给如筝拜了年,如筝笑着一一赏了,便带了值夜的浣纱秋雁回了房。
一进屋,秋雁便从贴身衣服里取出一封厚厚的信,交给如筝:“小姐,这是武国侯府表少爷晚间命人送来的,说是节礼。”
如筝赶忙拆开看了,除了舅舅一家给自己和如柏的平安家书,便是厚厚的一打房契,货品清单和掌柜伙计的花名册,末了是一张小条子,上面飞扬的行书带着崔明轩特有的风格:“过年开张,生意兴隆,忙前跑后,红包拿来。”
如筝“扑哧”一声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她把房契收好,信则放在了枕头底下,命浣纱给自己松了头发,梳洗睡了。
一夜好眠。
又是一年了……